在美国 | 不生孩子就要坐牢的世界,有多恐怖

原标题:在美国 | 不生孩子就要坐牢的世界,有多恐怖

美国最近丢了个大炸弹,把外网甚至世界都炸翻了天。

当地时间 6 月 24 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决推翻了“罗诉韦德案”。

当即引发了轩然大波。

“罗诉韦德案” 发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美国德克萨斯州(后称德州)。

1972 年,德州的两个女权律师找了一个希望堕胎的 21 岁女子,化名简-罗。然后把当地的检察官韦德告上了法庭,要求德州取消堕胎禁令。

几经周折,案子于 1973 年宣判,联邦最高法院以 7:2 的表决,确认了妇女对决定是否继续怀孕个人自主。

1972 年参与裁决“罗诉韦德案“的最高法成员

英美法系的主要法律渊源就是判例法,基本特点是“遵循先例”。

而 1973 年“罗诉韦德案”的裁决,将怀孕的权利归于女性自主选择,是美国争取堕胎权非常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案子,正是它使堕胎在美国合法化。

推翻这个法案意味着,时隔近 50 年,美国女性的堕胎权丢了。

美国总统拜登愤怒表示,这让美国倒退了 150 年,是个悲剧性错误。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也对此发表了回应。

联合国反复重申生殖权利是妇女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限制堕胎不会阻止人们追求堕胎,只会使堕胎更加危险。

官方反对不止,民间对此更是不支持。

美国多个知名公司,如苹果、微软、网飞、迪士尼等,都表达了反对。

也在用实际行动给因为法律变动不得不去其他州做堕胎手术的员工或家属提高补贴,保护女性的生育权。

众多名人、明星发文站队,对此表达了反对和失望。

前前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发文: 我为这个国家的人们感到心碎,他们刚刚失去了对自己身体做出知情决定的基本权利。

比尔盖茨也称,这是令人悲伤的一天。推翻”罗诉韦德案“是一个不公正的、不可接受的挫折。它将女性的生命置于危险境地,尤其是最弱势的女性

霉霉: 这几十年来,很多人为女性争取身体的自主权而斗争,今天的决策剥夺了我们的权利,我很害怕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

碧梨:难以置信的决策,战斗还没有结束。

伊丽莎白-班克斯: 在美国,每个人都有枪,但没有人获得身体自主权。

民众的怒火表达得更为直接。游行的、抗议的群众,有的聚集在最高法院门口。

有的涌上街头。

有的围住了政府大楼。

荒唐愈演愈烈

愤怒由来已久

而这样的怒火,今年 5 月和去年 9 月已经在美国燃烧过不止一次了。

今年 5 月就是因为现在裁决的意见稿草案泄露,引起了群情激愤。

去年 9 月则是因为 德州宣布从当月 1 日起,“心跳法案” 开始生效执行。

德州议会大厦外

反对禁止堕胎权的民众表达抗议

这份法案被称为是美国史上最奇葩、且最严苛的反堕胎法案。

法案规定能监测到胎儿心跳时,就必须禁止堕胎。而这个时间大概在妊娠第六周。

所以,它禁止任何怀孕六周以上的女性堕胎, 包括因强奸和乱伦被迫怀孕的女性。

但实际上,除非主动备孕,否则大多数孕妇在六周内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有孕。

这个法案还实行连带责任制,协助孕妇堕胎的医生、护士,甚至是开车送孕妇去医院的司机,只要被查出来,都要一起受罚。

这也是拜登最近的回应里,说反堕胎法如此极端的原因。

更离谱的是,德州的反堕胎法案还鼓励大家互相检举,民众可以举报去堕胎和参与协助堕胎的任何人。

举报一旦被查实,举报人能获得至少 1 万美元的奖励。

国外网友怒骂德州和美国最高法

这样严苛的、违反人性的法案,当时就被骂惨了,也引发了一轮抵制。

拜登当时就表达过反对,要把选择权还给女性自己。

白宫发言人普萨基还为此在发布会上怒怼质疑拜登支持堕胎的男记者:

你不会面临这样的困扰,因为你又不会怀孕!

美国街头也有很多女性扮成美剧《使女的故事》里的“使女形象”,表达反对把女性当成生育机器的态度。

《使女的故事》改编自 1985 年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出版的同名小说,带有反乌托邦色彩。

它批判了在男性统治下的极权主义国家基列国里,女性被奴役成为生育机器的现象。

它曾提醒大家,不应该让男人去制定关于女人身体的法律。

它曾让女性警惕,不要被温水煮青蛙。

否则只会让“不正常”被时间打磨成新的“正常”。 ▼

而现在,这剧里的 很多现象都照进了美国的现实。

美国女性将要一步步失去她们对身体、对子宫基本的掌控权。

这无疑是巨大的退步,“反堕胎”给女性带来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

堕胎成本高升

生命风险剧增

如果当地不禁止堕胎,意外怀孕,不想要孩子的女性,只需要就地找一家医院,完成手术,并得到妥善照顾。

可一旦当地禁止堕胎,女性只能跑到还没有禁止堕胎的地方去做手术。

这个跨州的成本于未成年以及穷苦女性而言,可能根本承担不了。

电影《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就讲了一个高中生跨州堕胎的故事。

女主角奥顿,是宾夕法尼州一个平凡的 17 岁高中少女。 ▼

有一天她震惊地发现自己意外怀孕 10 周了。

但当地法律规定:未成年人要堕胎必须有一位家长同意。而奥顿和家人的关系并不好,也不敢和家里人说自己怀孕了。

她只能拉上自己唯一的好友——她表妹,到纽约去堕胎。

而她们俩的钱加一块,也只是将将够手术费+往返一天的交通费、餐费。

这其中,还有表妹冒风险偷的她们打工后该上缴的钱。

好不容易赶到纽约,那里的医生告诉奥顿,她怀孕其实已经 18 周了,在纽约这个妊娠时间也是禁止堕胎的。

而家乡的医生骗她,其实也是为了让奥顿错过堕胎时间。

她们只能辗转去曼哈顿。不过,因为奥顿的妊娠周期变长了,她的手术周期必须要拖到两天完成,才能确保更安全。

捉襟见肘的两人,只能想办法借钱。

为此表妹不得不被巴士上认识的一个男生占便宜。

幸运的是,奥顿最终成功堕胎了。

现实中的未成年少女和意外怀孕的贫苦女性未必会像她一样,筹够钱到正规的机构完成手术。

她们往往只剩下两条路, 生下来,或者通过非正常手段完成堕胎。

对经济本就困难的女性或者家庭而言,生养孩子的负担很难承受。

而即使生下来,一个不受母亲欢迎的生命出现,对双方都是一种伤害。

而用非正常手段堕胎, 极其危险而且痛苦,是女人们在所有合法堕胎的途径都被堵死时最后的绝望选择。

比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把衣架或弯曲的细铁丝做成 “DIY Abortion”(自行堕胎)的工具,由阴道深入子宫内剔除胎儿。

现在人们在反对禁止堕胎时,衣架还会被当成抗议标志物。

自己不敢动手或者动手 失败的女性,只能求助某些不正规的地下堕胎机构。

那里的条件也不完善,很多人往往折腾一圈,疼得死去活来,也不一定能成功,只是给身体留下不可逆转的伤害,甚至丢掉性命。

法国电影《正发生》的女主安妮就因为当时的法国禁止堕胎尝试过这些方法。

《正发生》女主安妮被告知意外怀孕

求助医生堕胎被拒绝

她先是冒险自己来,刮破了子宫粘膜也没能成功。

最后找到朋友介绍的地下堕胎机构, 结果第一次还是失败了。

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再来一次。

最后孩子流掉了,安妮却因为流血不止也进了医院。(电影拍得无比真实又血腥,如果有小仙女想深刻了解这段悲惨史,可以直接搜《正发生》看一看)。

她活下来了,可还有无数个“安妮”因此失去健康和生命。

从这个层面看,禁止堕胎实际上切断了女性最后一条止损和自救的路。

除了操作上的高成本、高风险,伦理上的争议也从没停止过。

母体与胎儿孰重孰轻?

毫无疑问,尚未完全成为人的胎儿跟有自主意识的母亲,暂无可比性。

但反堕胎的一派把胎儿当作是生命。

他们认为堕胎就是在谋杀。

可正如美国脱口秀表演者乔治-卡林反驳的那样,如果胎儿是个完整的人, 为什么美国法律不赋予它基本的权利呢?

而把母体与尚未成型的胚胎分成两个利益冲突的生命,隐藏逻辑就是当一个胎儿出现时,女性就变成了不应当有思想、意愿、顾虑和生理需求的容器。

说难听点,怀了孕的女性在这群人眼里 就是长了腿的子宫,这何尝不是在物化女性呢?

《使女的故事》女主自嘲身份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违反人伦的。

一旦美国司法体系接受这种逻辑,那么所有有生育潜力的女性都会成为潜在的杀人犯。

纪录片《从流产到谋杀》里就有一个案例,女孩因为早产,孩子意外夭折。

但没有证据能证明女孩是故意流产,还是发生意外,可因为孩子夭折,女孩最后就被指控为过失杀人。

还为此已经坐了一年牢。

而如果女孩最后被确认是堕胎罪,她将会被判坐牢 50 年。

明明失去孩子的母亲也是受害人,最后却因为反堕胎法变成了罪人,这种荒唐在很多施行反堕胎法案的地方,并不少见。

以前,这些女性还能靠着“罗诉韦德案”挡一下。

现在,因为美国最高法院这次的举动,女性会更加艰难。

这也是男女平权道路上的一次巨大挫折。

正如美国已逝的前任大法官金斯伯格所说, 男女平等追求的就是女性也能最大程度地自由做选择。

而把“堕胎权”变成一种可以商讨和争议的话题,就是把女性放在了被审判的位置上,并没有尊重女性作为独立人的人格。

明明子宫是女性自己的,作为生育中心的她却无权做决定,这还不够滑稽吗?

正常逻辑应该是,因为怀孕受到更大影响的人,才有资格对此发表意见。

那些因为怀孕,不得不忍受身心双重折磨的女性。

那些因为胎儿的到来,不得不放弃梦想、暂缓人生节奏的女性。

还有那些被迫害至意外怀孕,不得不完全改变人生轨道的女性……

她们才是最直接顶着“孕育负担”的人。别的人尤其是和胎儿完全无关的人,无权置喙她们的决定。

如果你喜欢 if 姐的文章

记得把姐微信标星

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哦

👇🏻👇🏻👇🏻

这些内容,同样不容错过

👇🏻

点一下

祝所有女性,都能自主做选择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