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了解遗传代谢病——丙酸血症

小儿遗传代谢病是由于体内某种酶的缺乏导致体内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代谢障碍,而这种酶的缺乏是基因突变引起。大部分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即父母、上几代或者旁系亲属无同样患者,父母表现正常,但父母体内各携带1个致病基因,生出的宝宝有1/4几率是患儿,体内遗传了父母的2个致病基因。发病年龄不一致,有些在新生儿期表现跟正常孩子一样,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出现脏器损害表现,如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落后、智能落后、抽搐等。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特殊的有机酸代谢病障碍疾病—丙酸血症

丙酸血症(propionic acidemia,PA)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属于先天性有机酸代谢障碍。由于线粒体多聚体酶丙酰辅酶A羧化酶(PCC)缺乏导致丙酸及其代谢产物蓄积,以反复发作的代谢性酮症酸中毒、蛋白质不耐受、高氨血症和血浆甘氨酸增高为主要临床特征。根据患者发病早晚,分为早发型及晚发型。

1.早发型:患儿于1岁以内起病,严重者于新生儿期起病,出生数小时到1周表现正常,随即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发病,初期多为喂养困难、呕吐、脱水、低体温、嗜睡、肌张力低下、惊厥和呼吸困难,若未及时治疗则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酮症、代谢性酸中毒、高氨血症、昏迷,病死率极高。

2. 迟发型:可于1岁至成年发病,常见早期表现为厌食、发育迟缓、惊厥、肌张力低下、精神行为异常等。常因发热、饥饿、高蛋白质饮食、感染、药物、预防接种等诱发急性代谢紊乱

实验室检查:

1.常规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血气分析、乳酸测定等,可出现贫血、全血细胞减少、酸中毒、血氨高等

2.血串联质谱:血丙酰肉碱(C3)、C3/C2指标增高,部分血甘氨酸增高;

3.尿有机酸分析:3-羟基丙酸、丙酰甘氨酸、甲基枸橼酸增高;

4.基因检测:PCCA、PCCB基因突变。

治疗:

1. 急性期治疗:以补液、纠正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为主,限制天然蛋白质的摄入,补充热量、左旋肉碱,口服精氨酸降血氨等。

2. 长期治疗:给予不含异亮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的特殊配方奶粉,补充左旋肉碱。

遗传代谢病并不可怕,早期可以通过新生儿足底血筛查发现,及时得到诊断治疗,能够明显降低宝宝脏器损害,可见新生儿生后的足底血筛查显得尤为重要,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地址: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 7号楼3楼新生儿遗传代谢病门诊

供稿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门诊 季婵婵

校稿丨健康教育科 王少坤

审核|宣传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