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20年连生7胎,一家9口租房住,42岁还要生,她是疯了吗?

原标题:20年连生7胎,一家9口租房住,42岁还要生,她是疯了吗?

对绝大多数现代年轻人而言,生娃都是有些纠结的事情。

因为生活压力大、养儿育儿难,孩子的出生,就意味着家庭的平衡被打破,二人世界变为三口之家,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家庭琐事。

但对下面这位在日本生活的中国妈妈而言,情况却完全不同,20年间,她连续生下7个孩子,每天都过着“兵荒马乱”的家庭主妇生活,仍然乐在其中。

以“生娃为乐”的全职妈妈

2008年,由于丈夫工作调动,全子斋辞去了英文翻译的工作,带着大儿子和二儿子一起随丈夫搬到日本生活。

以夫妻俩的收入水平,即便是在日本东京,也能过得非常不错。

但全子斋却不满足于当下的生活,因为她想要生更多的孩子。

当她告诉丈夫,自己觉得两个孩子远远不够,想生更多时,丈夫只说了一句话:你愿意生,我就愿意养。

于是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全子斋又生了5胎,加上前面两个孩子相当于在20年里生了7胎,平均不到3年就有一个孩子出生,如今最大的孩子已经参加工作,但她42岁时生下的小儿子,还仍需哺乳。

有经验的家长都知道,照顾孩子是很麻烦的一件事,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场对精力、耐性、体力的极大考验。

可对于全子斋来说,这种1V8(丈夫和7个孩子)的全职妈妈生活,却有一种别样的幸福,她曾直言:“我是自愿生的,所以不觉得累。”

日子兵荒马乱,但她心甘情愿

早上5点40,天还没有亮,全子斋已经起床在厨房准备早餐了。

因为一家九口人,早晨出门上学、上班的时间各不相同,对食物也有不同的偏好,全子斋会单独为每个人精心准备,这要花去她大半个早上的时间。

在忙碌的过程中,全子斋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起床、穿衣,安抚他们的情绪,稍稍晚上一秒钟,就会传来一阵哭嚎。

孩子们围坐在餐桌旁,安心享受妈妈准备的食物,但却常常会出现一些“小插曲”,儿子打翻了牛奶,女儿把米饭弄满桌子,全子斋只好一边喊着“哎呀,我的个老天”,一边手脚利落地收拾干净。

好不容易做完家务,把爱人和孩子们送出家门,最年幼的孩子也送到了保育园,按理说,这应该是身为全职妈妈最幸福的时光:终于有时间好好休息一下了。

但全子斋却有自己的打算,她脱下家居服,穿上运动装,利用这短短1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外出慢跑。

中午12点,准时回到家里的全子斋,来不及换衣服,匆匆忙忙揣上购物袋,骑着单车奔往超市买菜,期间她一直全速前行,甚至在超市里都是一路小跑,生怕耽误了一丁点的时间,因为她要抓紧赶回去给丈夫做饭。

下午的时间,全子斋要收拾家务、打扫卫生,还要准备晚餐,依旧像“打仗”一样。

就这样,在一刻不停歇地完成家务、照顾孩子们用餐,把孩子哄睡之后,全子斋终于结束了她这一天“兵荒马乱”的生活,可时间已经是凌晨1点半了。

换做他人,或许很难忍受这样枯燥乏味、压力繁重的全职妈妈生活,但全子斋却并不觉得辛苦,她说:“只有心不甘情不愿的时候才会累,而自己自愿做的事情,就不会感到累。”

爱,就是最好的养育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全子斋家的经济条件一定相当富裕,不然怎么能够养育这么多孩子。

虽然一家九口人的开销确实不小,每个月生活费高达60万日元(约合3.1万元人民币),但实际上,家里只有丈夫一人赚钱,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除了要支付必要的生活开支外,全子斋一家还租住了一套两层的“一户建”,每个月房租高达20万日元(约合1万元人民币),这让她们彻底变为了“月光族”。

不过,就算经济条件确实紧张,一家九口人的生活起居也确实会遇到诸多麻烦,但这家人的生活却过得相当幸福,氛围非常融洽。

在全子斋看来,多养一个孩子,与多养7个孩子,并没有本质区别。

而生活在这样充满爱的环境中,在夫妻俩的悉心教导下,孩子们都成长得十分优秀。

大儿子是一个小漫画家,二儿子是名副其实的学霸,每次都是全年级第一,就连小儿子也相当独立,在上学前会把家里打包好的垃圾扔出去。

现在很多年轻人崇尚优生优育,觉得孩子多了精力被分散,很难给予他们好的教育和物质条件。

但全子斋的经历,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一个温暖有爱的家庭氛围,才是孩子成长中最不可或缺的,孩子的成长,或许并不需要那么多的资源,有了足够的爱,他们就能成长得很健康很优秀。

歪妈结语:

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都不相同,在全子斋看来,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出门吃一顿饭,某个孩子一个简单的拥抱,都是对辛苦生活最好的宽慰。

或许也正是这种别样的幸福感,使她能把每个孩子都教育得很好,父母的陪伴和爱,才是更好的教育方式。

今日话题:你对这样的生活方式怎么看?

我是@歪妈,家有萌宝一枚,专注于孕期、育儿方面的知识研究,更多的干货内容,请关注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