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生娃,不结婚?为何这样的操作在西方越来越流行?

原标题:只生娃,不结婚?为何这样的操作在西方越来越流行?

最近这阵子,随着《四川省生育登记服务管理办法》的出台,网上一片震惊。

大家的质疑主要都集中在了“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这一条款。

简单说就是,在四川省,自2023年2月15号这个《办法》施行后,你不结婚也可以进行生育登记了。

其实,在咱们的大部分省份,“非婚生子”也并非就不可以登记户口,只是操作起来比较麻烦,需要提供婴儿的出生证明,以及孩子父母的身份证件等等。再早前(大概是2016年之前),因为没结婚证,无法办下“准生证”,还得要交一些罚款。

那么,《办法》施行后,按照四川省的政策,手续将会简化,新生儿办户口方面,婚生和非婚生一视同仁。

所以,四川的《办法》也算是在之前政策基础上的“升级”。只是,这步子迈的太大了,一时间,让人们有点难以接受。

对于铺天盖地的质疑,四川回应说:

“我们不是鼓励非婚生子,而是保障未婚先孕人群的权益”。

有关这个政策,我就不妄言妄议了。咱们转头看看西方,是个啥情况。

毕竟,《办法》的支持者们都在举例欧美社会。在这个圈子里,婚姻和生娃早就不捆绑了,没爹的孩子,或者情侣在一起同居,像两口子一样过,生了一堆孩子但就是不结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早就见怪不怪了。

比如,1985年出生的现任芬兰总理,桑娜·马林,她和男友马库斯·莱科宁相恋16年,同居10年,生下孩子两年后,才真正登记结婚,实现了法律意义上的夫妻关系。

两人的结婚照,按共同生活的时间,可算是老夫老妻了

那之前,马林2016年担任交通部长,2018年竞选总理的时候,她都从未忌讳过自己未婚同居、未婚先孕的状态,经常带着男友大大方方的出席各种公开场合。

特别是2018年,在竞选总理之余,马林还顺便生了个大胖闺女。

穿孕妇装在国会发表演讲

幸福无比的她在Instagram页面上不断更新自己的怀孕历程,晒怀孕时的自拍照,分享母乳喂养心得,以及两人带孩子的照片等等。

直到2020年8月,她和男友的女儿都两岁多了,在这才决定结婚,并收获了来自国民的大量祝福和点赞。

事实上,别看现在的西洋人在这方面如此看得开,但搁到半个多世纪以前,他们对未婚生娃的女性和非婚生子,一直是非常排斥的。

在1960年代之前,即使是发达的西欧和北美地区,仍然有法律规定要把所谓的“堕落妇女”(fallen women),进行集中关押和思想改造,其中就包括未婚妈妈。

这导致,有很多“非婚孩子”的外祖父、外祖母不得不以未婚妈妈的弟弟或者妹妹的名义偷偷抚养这些孩子。以避免“未婚妈妈”和“非婚子女”带来的巨大社会污点和无处不在的歧视。

四五十年代的西方,还在提倡保守的传统家庭观念和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分工

到了1960-1970年代,随着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和叛逆一代的长大成人,那种纯粹是为了婚姻或者男人去生孩子的想法被逐渐认作了一个“陋习和落后意识”,开始不断倡导女性自主掌控自己的“生育权”——我爱生就生,想跟谁生就跟谁生,这是我的权利。

嬉皮士风格,1970年代的潮男潮女们

典型的,像电影《阿甘正传》,阿甘(他就属于嬉皮士同时代的人)第一次见到自己亲儿子的时候,孩子都这么大了。

而且,有了阿甘当爸爸后不久,他儿子又不幸没了妈妈.....阿甘和“孩儿他妈”始终都没有过婚姻关系——这个很“美国”。

发展到了21世纪,这么多年过去了,早前那些高呼“生育自由”的“潮男潮女”们,不少人就成了如今的“白左”政客和社会活动家、知名媒体人....他们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继续宣传这种“自由理念”,并给予了相关的很多政策、福利支持。

比如,最近这几年,法国很多城市都出现了“匿名生育”(anonymous birth),允许女性隐瞒自己成为母亲的事实,甚至可以向“婴儿孵化箱”合法地抛弃刚下来的孩子。

随后,英美多国也都纷纷跟进(下图这样的)。

另外,就是像芬兰总理马林那样,跟男友长期同居,还生了娃,早就形成了事实上的夫妻关系,却就是不结婚的操作,也被西方社会较为广泛的接受。

怀孕时携男友出席政界晚宴

而在这些发达地区,之所以婚姻日渐式微,除了前面说的“女权运动”外,其实也跟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关。

人类发明婚姻制度,除了爱情影响,很多时候,也是基于利益的考虑,算是一种“抱团取暖”。

在产力低下、人均寿命极低的时代,个体很难维持基本生活,必须通过抱团方式获得稳定,这就产生了婚姻;同时,基于婚姻的生育,也不仅仅是单纯的繁衍,而是一种保障。比如,中国古人传下来的“养儿防老”观念;西方也是类似,《圣经》里耶和华祝福谁都有一条——愿他/她生很多孩子。

另外,男女两个人的婚姻,也意味着两个家庭乃至家族的联姻,从而形成了更大的抱团。所以,婚姻的本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种经济合伙人制度,也是一种产权制度。

从古罗马时代起,婚姻就被看成了一种合作的“锲约”

特别是农耕文明中的女性,离开男人,总是很难存活下去,进而不得不默默地充当为男权社会传宗接代的“工具人”角色。

而到了现代社会,特别是发达地区,很多女性早已经不需要找一个“合伙人”帮忙和保障生活,自己照样能过得不错;

更无法忽视的是,在西方的法律环境下,婚姻带来的法律责任和相关义务,以及打算结束婚姻时的一系列麻烦和经济负担,也很容易让人望而却步。

比如,在欧盟的很多国家,要想“合法离婚”,还不能像咱们这样两人协议私了然后直接去登记,必须要请律师、上法庭走一通复杂的程序。

之前有张传得很广的一张图,结婚受理处寥寥无几,离婚受理处人山人海

这么一来,手续特别繁琐,耗时也相当长,还很费钱。

美国倒是能协议离婚,但按照大多数州的规定,也需要律师介入,走一个比较麻烦的法律手续。

繁琐的司法程序和高昂的律师费(通常是按小时收钱),还有明显倾向于弱势一方的财产分割、赡养费等等,耗时又费力,要搭上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

如果双方争议很激烈,闹上了法庭,夫妻二人的离婚诉讼将非常容易打成了“马拉松”。然后,他们会陷入一个“囚徒困境”——最终男女都得零,财产在各种繁杂的法务操作中,化身成了律师的“劳务费”。

还有离婚后的赡养费,必须得按时打过去,不可故意拖欠,否则就成了失信被执行人,将寸步难行。

而且,在很多全职主妇比例较高的西方国家,一个男人离婚后,如果他带着孩子的前妻不去全职工作或者再嫁,他下半生基本就是为前妻打工了。

典型的,大家可以看看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的“追爱历程”——五段婚姻、四个前妻,一大把年纪了(他老人家是1944年生的),仍旧在马不停蹄地奔波赚钱,顶着巨大压力,继续给俄罗斯的能源公司当顾问。

2018年,施罗德以74岁高龄“梅开五度”,迎娶了第5任妻子,47岁韩国女翻译金素妍

还有老早前的美剧《绝望主妇》中,那个“完美主妇”Bree,离婚后也不工作,就靠着前夫的赡养费,继续住着郊区独栋别墅,过着精致的生活。

“完美主妇”Bree从未上过”班“,但物质生活一直很滋润

当然,关于谁负责“赡养”谁,在具体的法律条款方面,除了妊娠、哺乳期女性外,基本不做具体性别标注,是男女通用的,主要取决于双方的经济状态。

“前妻”给“前夫”一次性大额补偿,并且要定期打钱“赡养”的,也不是没有。

比如,小甜甜布兰妮,就得按月给前夫凯文打“赡养费”。甚至,当2013年凯文再婚后,竟然还在拿布兰妮的赡养费,理由是自己没有固定工作,跟“前妻”比,属于弱势群体。

不过,在西方,还是前夫给前妻打钱的多。

说到这儿,大家再看欧美影视剧中的那些男人突然发起求婚的场面——女的一般都会兴奋地尖叫或者感动的掩面落泪。

哪怕对方是个银发大叔。

之所以出现这么强烈的反应,除了场面浪漫富有仪式感外,确实不排除其他方面的东西.....

这样的情形下,一些欧美世界的男女无论是为了欲望还是爱情,在没有下决心承担所有责任的时候,往往会先选择同居,然后有意或是无意地就造出娃来了。

在基督教文化圈里,堕胎总让人觉得特别有罪恶感。因此,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会选择把娃生下来。

而早就为人口出生率着急的各国政府们,也不管你是婚生还是非婚生,一律都欢迎,基础福利一项不落。甚至对未婚先孕的单亲家庭,特别是单亲妈妈,还会主动提供补贴,他们去公共服务部申请其他政府补助,也总属于被“优先考虑”的对象。

于是,有些人为了获得单亲家庭的资格,虽然悄悄地同居,并生了一堆娃,却故意不去结婚;

甚至还有些单亲妈妈,干脆把生孩子当作了一种生活保障。

比如下面这位叫做奥罗克(O'Rourke)的英国妈妈,她已经生下了9个孩子,接受采访时(2019年)正在怀第十个。奥罗克不工作,全靠政府福利养娃,每周能轻松领取460英镑(约4054元人民币)。

奥罗克和她的一部分孩子——这些孩子的父亲也不止一个

英美两国的底层人士,普遍都“不苗条”

面对镜头,奥罗克自豪的说,她从未采取过任何避孕措施,孩子们就是她的天使....

或者是“取款机”?

女性可以靠生孩子拿福利,男人则不必承担婚姻规定的义务和赡养责任(政府给你养了),更不存在明确的家庭财产制度,欢愉之余,大家各取所需即可。

而正因为这样过也能生活的不错,导致一些男女虽然有了夫妻之实,孩子也生了好几个,但就是不愿意结婚。

再加上前面说的那几个原因,比如女权影响和社会气氛的开放等等。结果,非婚生子也就越来越普遍了。甚至在一些欧盟国家,大有反客为主的趋势。

特别是法国的非婚生比率,非洲移民贡献了很多

当然,中西方的国情和民情、法律制度不同,他们的社会也不如咱们这么“卷”。所以,欧美社会的现状,不见得就预示着咱们的未来,并没什么可比性。大家看之一笑即可,不必太较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