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谈插画家邓正祺:克制说教的欲望,是做好父母的必修课

原标题:对谈插画家邓正祺:克制说教的欲望,是做好父母的必修课

对谈插画家邓正祺:父母,请克制说教的欲望音频:进度条00:00 25:14 后退15秒倍速 快进15秒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夏木黄鹂朗读音频

音乐:Neroki-Your Heart

歌曲:Willie Nelson-The Scientist

如果你的孩子将全部糖果都抓在自己手心,一颗不肯分给小朋友,你会不会骂他“小气鬼”?

如果你的孩子学游泳,学来学去都学不会,你会不会骂他“大笨蛋”?

如果你的孩子不随大流不听话,永远有自己的怪想法,你会不会嫌他“有毛病”呢?

也许你在悄悄喊“中枪了、中枪了”;

也许你就是在这类斥责声中长大的,于是常常厌恶自己,又习惯性地“匡正”孩子。

直到很久很久之后的某一天,你才从心底生出一个疑问:

我们从小到大被灌输的价值观,真的是唯一正确的吗?

如果正在这时,你遇到了青年画家邓正祺的绘本,准会惊呼遇到了知音!

邓正祺和她心爱的小狗狗

可以允许小孩子“自私”吗?

邓正祺是我朋友圈里很特别的存在。

她大学毕业后迅速告别所学专业,以自由插画家的身份谋生,爱看侦探小说,喜欢毛姆,和心爱的小狗为伴。

她已出版的4部绘本 《葡萄》(2010年)、 《烟花》(2012年)、 《游泳》(2014年)、 《小鸟和鳄鱼》(2021年),在豆瓣均有着超高口碑评分;她斩获业内大奖信谊图画书奖时,只有26岁。

邓正祺绘本《葡萄》

她号称“社恐”,总是竭尽所能回避公开露面的机会,却一再通过绘本创作,毫无惧色地说着“离经叛道”的话。

《葡萄》里的小狐狸,四处取经、辛苦耕耘,种出满园甜甜的葡萄,结局却是自己一口气全吃了,一颗也没有给别人剩下。

图源邓正祺绘本《葡萄》

《烟花》里的獾,理直气壮地叫“这是我的烟花,不要别人看!”。任由森林里的小伙伴眼巴巴地盼着,他却带着烟花钻进帐篷、躲进山洞、划过湖泊、深入沙漠……只为独享全部灿烂。

图源邓正祺绘本《烟花》

在“孔融让梨”教化中长大的人们,看到这里往往要惊掉下巴,问:“可以这样自私吗?”

因为大多数的我们从小就被训诫:满足自己,等于自私;先人后己、无私奉献,才是美德。

高高在上的道德家却没有说:那个主动放弃自己利益的小孩子,他的权利谁来保障?被占去的便宜又拿什么来报偿?

长大后我们渐渐明白了,美德其实是一件只该拿来要求自己,却不该拿来胁迫别人的东西,道德绑架他人的人,往往有着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尤其不该过早拿道德标准来强迫孩子们遵守。

邓正祺绘本《烟花》

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学龄前儿童尚处于前道德阶段,这一时期的孩子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世界,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行为就是要满足生理本能。

这是儿童成长的必经过程,谈不上高尚不高尚。

过早上纲上线、用道德教条压制孩子的欲望,只会使孩子内化一个严厉的批评者形象,形成“自我满足可耻”“我的利益可以任由他人侵占”的错误认知,甚至使孩子终生被低自尊、不配得感所困扰。

邓正祺不动声色地用薄薄几页故事消解了严肃又浮夸的道德,恢复了任性与天真的价值。

可以允许小孩子不成功、只享乐吗?

传统价值观中,被指为“自私”的不只是独占资源,还包括纯粹的享乐。

如果读书不为获取功名利禄,读书是否还有意义?

如果学习不为高分、名校,学习是否还有价值?

邓正祺创作的《游泳》,就关联出这样的话题。

大夏天里,小狐狸热坏了,于是来到了游泳池,扑通一声跳下去,喝了不少水。狗狗、猫咪、河马、青蛙,都游得那么自如,小猪甚至会仰泳,小狐狸却屡屡尝试,屡屡失败。

图源邓正祺绘本《游泳》

游泳学得并不顺利,却不见小狐狸表现出一点点丧气,只是将游泳当成一件有趣的事,带着好奇享受其中。

最后,它终于成功浮在水面上,惬意地闭上眼睛感叹:“好清凉哟!”

图源邓正祺绘本《游泳》

在“内卷”当道的时下,从成人世界到儿童世界,都被单一而功利的“成功学”统治,充斥着焦虑。

正像成年人如果没能从事挣大钱的工作,就会被视为不务正业、没出息;小孩子的兴趣如果不能变成几张资格证书,成为升学的加分项,也会被视为浪费时间、玩物丧志。

邓正祺绘本《游泳》

我们有多久没有单纯享受做一件事过程中的乐趣了呢?我们有多久没有体验过兴之所至、物我两忘的“心流”境界了呢?

因为我们也会下意识地认为,不考虑成败的投入是不精明、不道德的……

我们多需要在心里保留一只轻松惬意的小狐狸、保留那一池清凉啊!

邓正祺的《游泳》似乎在说,享受生活不是自私的、罪恶的。

可以允许小孩子“做自己”吗?

集体主义的文化背景之下,“自私”指涉的最严重的“罪行”要算特立独行了。

《小鸟和鳄鱼》就呈现了一只特立独行的鳄鱼。

他让小鸟在臂弯里睡觉,而没有像正常的鳄鱼该做的那样把小鸟吃掉。

和小鸟成为朋友之后,他竟然开始清理牙齿、听歌、闻花香……令其他鳄鱼嗤之以鼻:

“他越来越不像只鳄鱼了!”

“把他赶出去!”

“等他尝够了孤独的滋味,就会吃掉小鸟回到池塘,当一只真正的鳄鱼了!”

仅仅因为与众不同,鳄鱼就遭到了同类的攻击和驱逐。

图源邓正祺绘本《小鸟和鳄鱼》

可当你以为这是个暗黑、残忍、结局悲惨的故事,作者将你捞了起来。

被“流放”的鳄鱼在小鸟的指引下舒舒服服洗了个澡,紧接着就在岸边遇到了另一只懒洋洋的绿色鳄鱼,一个美丽的她!

原来孤独并不是必然的结局,结局还可能是朋友、爱人、快乐,和再也不用回到池塘的自由。

图源邓正祺绘本《小鸟和鳄鱼》

在缺乏变动的乡土社会,人们依靠血缘和地缘建立连接,稳固地位,维持生存,被家族抛弃可能真的意味着死亡。

因此,与众不同、特立独行关联着巨大的危险,想想都令人不寒而栗。

可是,时代发展到今天,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结交的朋友,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过亲戚。

对于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恐惧却深植许多人的血液里,难以拔除。

那是来自遥远过去的十分原始的恐惧。

有多少人因着这份恐惧,一生过着别人安排、按部就班的生活,放弃去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

又有多少父母因着这份恐惧,奋力改造孩子,剥夺孩子的自主选择权,试图将孩子塑造成听话的泥娃娃。

邓正祺绘本《小鸟和鳄鱼》

邓正祺自然不肯做泥娃娃,她放弃大学所学专业,也从未找一份朝九晚五、进账稳定的工作,甚至没有像上一代人期待的那样按点结婚生子……

她就像那只出走的鳄鱼,每一个选择在大多数人看来都是不安全的。

她的作品中却没有表达愤慨、呈现激昂,十分轻灵就完成了原始恐惧的迫降,轻灵得令人惊讶:她是怎么做到的?

邓正祺和她心爱的小狗狗

邓正祺:我没有说教的欲望

学堂:

《小鸟和鳄鱼》讲的是个“异类”被群体排挤的故事,你有没有想过如果鳄鱼离开池塘后没有遇见另一只同样特别的鳄鱼,他该怎么办?故事会如何发展下去呢?

邓正祺:

怎么说呢,我以前做决定的时候,我父亲就会说“嗯,如果到时候不顺利,你不要哭哦”。

以我短浅的前瞻性,压根儿想不到未来那个“可能要哭”的时刻。我点头说“好”,父母也就随我去了。

到了那个要哭的时候,还是照哭不误,天也没有塌下来嘛。

如果鳄鱼到了外面,始终没有遇到别的朋友,时间久了,小鸟也离开他去南方过冬了,鳄鱼孤独难耐,于是回到了池塘,被大伙嘲笑了一整个冬天,那又怎样?也不会掉块肉。

闲暇时候,鳄鱼晒晒太阳,跟后来的女朋友说:我曾经,有个小鸟朋友。女朋友白他一眼:是你幻想出来的吧,该去看心理医生了。

学堂:

哈哈哈,不得不说这个结局也很好哇,至少夕阳西下或者逐渐老去,他还有属于自己、不同于其他鳄鱼的回忆。

最近我刚好看到一段话,大意是说,人一旦开始根据规定动作活着,身上发生故事的可能性就小了许多。

你是属于心很大的人吗?一般人只要想到可能会失败,就不会迈出那一步了呢。

邓正祺:

王子和公主的故事,到结婚就大结局了,我们又不是那种书面人物,凡事追求完美无缺会很无聊的。

比起无聊和完美,还是有滋味、有跌宕起伏的人生比较适合我。

学堂:

你总是很坦然地在作品中分享和传统教育大相径庭的价值观,比如人可以优先满足自己,这在我看来是非常大胆的。

为什么会这样去建构故事?

邓正祺:

为了争平等呗。

有人可以编《孔融让梨》之类的故事骗小孩,我们也可以编故事反抗的。

学堂:

很多大人小时候也有被欺骗、被糊弄的经历,长大后似乎就忘记了,也变身道貌岸然的样子去教训下一代的小孩子。

你是什么时候发觉这样不对,可以表达异议的?

邓正祺:

越长大越觉得,不站道德高地进行说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无法阻止别人这样做,自己就尽量避免。

学堂:

其实这里面包含着一个很大的对自己的认同和接纳。

通常从小被道德教化洗脑过的人,是很难认同和接纳自己的全部的,会觉得自己“自私”的想法和行为是羞耻的。

你是怎么完成对真实自我的承认的?

邓正祺:

这倒没想过。

一般别人说我自私,我非常认同,我说是啊,我就是自私,对方也就无话可说。

我接着说你也自私,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对方如何努力地证明他并不自私,比如把好吃的让给我,这也不错。

学堂:

哈哈哈!

邓正祺:

我本身认为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自私并没有错。

别人说我自私的时候,我不觉得这是什么负面评价,也就懒得去追究“我到底哪里自私”。

我系统默认我从头到脚都自私,基本上每个人也都应该如此,这没什么大不了。

学堂:

对于你的特立独行,父母不会想要干涉吗?

邓正祺:

父母当然有他们的控制欲和期待,父母也是寻常人。

可不管是谁,孩子不是他们生命的延续。

如果作为独立的个体,不先满足自己的需求,将来这份需求也许会错误地投射到别人(比如孩子)的身上。

我们这一代人可能有点过分神化父母,最大的期待就会引来最大的信仰崩塌。

其实父母并不像他们自以为的那么深思熟虑,卸去父母的光环,就能以平常心看待他们的所为:他们也可以是自私的。

在他们不切实际地要求一些不切实际的事物时,已经成年的我们也可以看开些,买张车票逃走。

学堂:

所以当你去做自由插画家的时候,是如处理父母质疑的?

邓正祺:

我都不问父母哈哈哈,他们习惯了,震惊,然后只能接受。

学堂:

你的作品属于儿童文学,你如何考虑跟小读者做连接?如何判断孩子们会喜欢什么样的故事?

邓正祺:

我不想这些,我猜孩子们看了我的绘本会想吃点葡萄。

学堂:

很好奇你为什么能在很多事情上毫无心理障碍地优先尊重自己的感受。

邓正祺:

可能想得比较多?也可能缘于家里人不太打压我表达自我的行为。

我从小就非常内向。比如家里来客人,有父母就会要求孩子“要叫人,要嘴甜”。外向的孩子或许没问题,但对内向的我来说就有压力,我父母也没有这个要求。

家里来人了,我尽可以去做自己的事情,因为是父母的客人,我不负有取悦他们的责任。

小时候聚餐,大人们把桌子坐满了,父母会叫小孩子去席下吃饭。

我突然有天厌倦了这种大小之分,一顿碗筷说“我要在桌上吃饭!”,也就挤出了一个属于我的位置。

不是挤不出来,是尊不尊重你,尊重会让你有一席之地。

这都是小事,但类似的小事多了,会对我造成一定影响。

像你问“如何考虑与孩子的连接”,我不去想这个,把他们看成跟自己一样的人,就是连接。

别把他们想得好像你必须俯下身去才能够得着似的,孩子能明白跟大人一样的事情。

学堂:

其实能够承受住孩子攻击的父母,才是人格强韧的、合格的父母。

邓正祺:

你这样一说是哦!我有时候想不明白为啥我能持续攻击我爸妈完全不怂,原来是因为他们足够坚强。

无数次大吵之后,我妈照例会去做好吃的哄我不要冷战了。

基本什么坏消息都不能让我爸崩溃。

有一次家里人聊起来我成绩那段时间差得可以,我爸幽幽地说“大不了就回老家放牛呗”。

我一想放牛还挺好玩的,喜笑颜开。

我和父母之间基本没有什么沉重的对话。

我认为父母在认同孩子表达负面情绪这点上很重要,没有必要在小孩子发脾气的时候表现得大惊小怪。

孩子发脾气啊,或者不想要做什么事情,或者什么事情做不好的时候,泰然处之就好了。

写在最后

小孩子享受生活,大人们却只想搞定生活。

小孩子从爱出发去生活,大人们却从恐惧出发去生活。

如果你长大了,仍有着小孩子般的生活态度,那么你准是个幸福的人儿。

如果你长大了,正抚育着你的小孩子,那么不要急于教TA什么,而是向TA学点什么吧!

邓正祺最吸引我的,正是她的作品和她整个人所透漏出的那股小孩子般的“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只追随我热爱,任性又自在”的劲儿。

在大家都被快节奏、高压力裹挟的环境中,看到有她那样一个人在闲庭信步,就觉得:哇,太酷了!

然后就忍不住想问:她是怎么做到的?我是不是也可以?我们的孩子是不是也可以?

愿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都不畏成为那只离开池塘的鳄鱼。

愿“重视自己的感受,先于重视他人的评价”,成为这世界上新的美德。

*2022年,尹建莉父母学堂全新推出【破界对话】栏目,旨在汇集同领域、跨领域名家、大咖、知音,碰撞观点、开拓视野、增加声量,共同感悟生命、体验成长、重写教育的常识。此文为【破界对话】栏目系列文章之一,更多好文,敬请期待。

不说教的绘本——

邓正祺绘本系列

邓正祺原创图画书4册

适读年龄:2岁以上

作者介绍

小猪猪,倾听者,感受者,记录者,尹建莉父母学堂内容总监。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主播介绍

夏木黄鹂,一个阅读的爱好者,用声音传递正能量,做优秀的自己,给别人带来快乐。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