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人都存在免疫力低的问题,尤其是婴幼儿,更是免疫力低的多发人群,经常出现感冒、闹肚子、嗓子发炎等病症,让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宝宝的免疫力低除了因年幼免疫系统发育不够成熟,功能还不完善这种生理性原因之外,还有可能是父母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由于一些不恰当的方法,导致宝宝的免疫力受到破坏。
民间有一句话“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说的就是宝宝不应该吃得过多、穿得过多。如果宝宝吃得过多(尤其是晚上),未消化的食物产生内热,会胃肠负担加重,会导致胃肠功能失调,消化功能紊乱,从而使抵抗力降低。
很多家长总是怕孩子冷,不论天热天冷,都给宝宝穿很多,其实,宝宝正处在快速生长期,身体的新陈代谢要比大人快,本身并不比大人怕冷,再加上运动量大,穿得过多会造成出汗,一旦吹到冷风风容易受凉。
有些宝宝晚上很晚不睡觉,白天睡觉又睡不踏实,平时没有形成有规律的作息,导致经常睡眠不够,从而使得免疫力下降,很容易生病。
宝宝如果长期有挑食、偏食这个坏习惯,会使得免疫系统发育所需的某些营养元素摄入不够,从而免疫力低下,感冒生病的几率也就增加了。
如果一生病就用抗生素,会使得宝宝的免疫系统得不到锻炼,当下次再遇到同样的敌人时,免疫系统很快就“缴械投降”了。
因此,当感染不是很严重时,尽量不要用抗生素,而应该锻炼宝宝的免疫力,当宝宝自身形成了对疾病的免疫力,就不用再怕轻易被病菌“打垮”。
饭前便后不洗手、不经常刷牙漱口、室内不经常通风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会使得宝宝处于病菌的包围之中,如果再加上不爱运动,则会让宝宝的免疫力较其他孩子低。
虽然提倡要爱卫生,但过分干净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生活中太干净,宝宝没有机会通过感染产生抗体,抵抗力反而减弱,并可能导致过敏和自体免疫失调。因此,平时家里不要过于频繁地使用消毒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