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护理科研丨心灵的力量:积极心理干预在临床中的作用

近些年的护理学研究中,不少学者选择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技术以改善患者、照顾者或护士的心理健康。学习了解心理学知识与技术,对于研究者、临床医护人员、护理管理者都是大有裨益的。现在我们一起学习一下《中华护理杂志》2022年刊登的《积极心理干预对孕妇分娩恐惧和总体幸福感的影响》[1]这篇文章,了解积极心理干预是什么,如何在护理研究中应用。【下文4000字干货,建议收藏】

一、文献内容

目的探讨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干预对孕妇分娩恐惧及总体幸福感的影响。

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9月—11月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规律产检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经过两样本均数比较公式结合20例小样本预试验结果计算,得出样本为每组各49例,考虑20%的失访率,确定最终样本量为118名,按建档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59名和对照组59名。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纳入标准:①首次妊娠;②孕28~31周。排除标准:①正在接受其他心理干预;②合并严重内外科疾病。剔除标准:孕期未坚持干预或失联。干预方案的制定:

成立研究小组及分工:围产护理专家1名负责方案的制订、实施指导、效果评价和质量控制;精神卫生专家1名负责对课题组成员心理学相关知识的统一培训;具有20年管理经验的护士长1名(硕士,副主任护师)负责干预过程的统筹安排、反馈调整;具有20年临床经验的助产士6名(本科,主管护师)负责干预方案的实施;硕士研究生3名,负责问卷的发放与回收、资料整理及数据分析。

制订方案:系统检索多个中英文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12月收录的有关基于PERMA模式制订护理干预方案的文献,最终纳入43篇文献,总结以下6个干预模块:①识别并培养积极的情绪;②感恩训练;③体验“投入状态” ;④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⑤寻找正确的人生意义;⑥成就感。同时作者参阅了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的著作《持续的幸福》、《真实的幸福》等书籍和国内专业协会提出的《孕产妇心理健康管理专家共识(2019年)》。

调查工具

一般资料调查表

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孕期工作状态、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有流产史、孕期是否运动、是否使用孕育类APP等信息。

Wijma分娩预期与经验问卷(Wijma Delivery Expectancy Questionnaire,W-DEQ)

该量表分为A、B 2个独立版本,版本A用于测评孕晚期孕妇对分娩的恐惧程度,版本B用于测评分娩后产妇对分娩的恐惧程度。总分为0~165分,得分≤37分代表轻度分娩恐惧、38~65分代表中度分娩恐惧、≥66分代表高度分娩恐惧。

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S)

该量表总分为0~120分,0~24分为总体幸福感低、25~48分为总体幸福感较低、49~72分为总体幸福感中等、73~96分为总体幸福感较高、97~120分为总体幸福感高。
调查过程:

干预前:W-DEQA,GWBS

干预后:W-DEQA,GWBS

产后7d:W-DEQB,GWBS

结果:试验组57名、对照组59名完成本研究。干预后,试验组Wijma分娩预期与经验问卷得分为(46.21±4.04)分,低于对照组的(63.02±2.43)分;总体幸福感量表得分为(80.07±3.02)分,高于对照组的(71.32±3.18)分,两组比较均(P<0.001)产后7d,试验组Wijma分娩预期与经验问卷得分为(36.07±5.02)分,低于对照组的(57.32±2.30)分;总体幸福感量表得分为(85.88±3.31)分,高于对照组的(72.59±3.20)分,两组比较均(P<0.001)

随着时间的推移,孕妇分娩恐惧逐渐下降,总体幸福感逐渐增高,两组存在时间和组间的交互作用(P <0.001)

结论: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干预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契合当代孕妇的心理需求,能够有效地降低孕妇的分娩恐惧,提高总体幸福感。

二、关键概念

这篇文章从制定干预方案,实施干预方案过程较为严谨,值得学习借鉴。那么对于积极心理干预,在查阅更多文献后,我们可以了解到:

在传统的心理学视角中,较多地关注个人的消极情绪、病态、幻觉、焦虑,以及对于死亡的恐惧等,对人性中的积极面有所忽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心理学理论(Positive Psychology)逐渐形成,个人的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快乐(happiness)、幸福(well-being)和爱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

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认为“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发展丰盈蓬勃的人生”,他提出真正的民众幸福感的衡量标准应该是“既有主观成分,也有客观成分,包括积极情绪、投入、意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成就”[3]。据此提出PERMA模式,该模式包括5个元素

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

投入(engagement)

人际关系(relationship)

意义(meaning)

成就(accomplishment)

主张最大限度发掘和利用个体的积极品质,运用个体的正向潜能提高积极认知、情感和行为,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提高总体幸福感[4]。该模式已应用于改善肿瘤患者[5]、脑卒中患者[6]等多个群体的负性情绪和提高其总体幸福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三、干预方案的具体实施

查阅了概念定义,可能对于什么是积极心理干预还比较模糊。接着就需要再回到这篇文章,该研究针对孕妇的心理特点、需求和兴趣,制订了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干预方案。制定过程已在前面叙述过,那么干预方案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是怎样的呢?

首先看到对照组。

孕晚期每周接受产科门诊常规产检,和心理门诊、助产门诊及孕妇学校的孕期保健相关知识指导(孕期心理疏导、饮食指导、体重管理、母乳喂养技巧、盆底康复训练等)。产前1周,责任助产士以面对面交流的形式对孕妇进行健康宣教,嘱其做好分娩前准备(介绍待产室、产房环境,分娩及分娩镇痛相关知识,拟选择的分娩方式、优缺点以及对母婴的影响,围产期注意事项等)。入院待产当天,介绍各种缓解疼痛的方式和技巧,做好分娩交接工作及分娩后的护理常规。出院当天给予出院指导(合理休息、适当活动、母乳喂养和保持愉悦的心情等)。基于对照组,干预组59名孕妇按照产检时间相近的原则被分为6组 (10X5+9X1),由研究小组中的6名助产士各负责1组,这6名助产士即干预的实施者。干预时间及内容安排如下图所示:

参考原文章的内容制成

我们可以看到,围绕前文形成的干预六大干预主题(①识别并培养积极的情绪;②感恩训练;③体验“投入状态” ;④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⑤寻找正确的人生意义;⑥成就感),实施干预的形式包括:图文、视频、案例分析、面对面讨论、分享感受和经验、唱歌舞动、布置家庭作业、线上讨论等。整个项目试图从认知、情绪、行为多个层面上进行干预。首先,通过案例讲解、引导分享,帮助孕妇意识到积极情绪的重要性,课上参与、布置课下作业的形式也让孕妇亲自体会到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的益处。基于此,干预者的妙招分享加上孕妇之间的互动、经验分享成功帮助孕妇学习如何培养积极情绪、建立积极关系。另外,本研究在多处细节上努力以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值得我们学习。比如,在每周现场干预的前1d晚上,由资深助产士以电话的形式再次提醒孕妇第2天的课程,保证孕妇全程参与;在布置家庭作业之后,每周固定时间以线上交流形式了解参与者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并会关注到课堂内容掌握程度不达标的孕妇,在干预小组内共同分析原因,针对性灵活调整方案。那么除了本研究提到的干预方法,基于积极心理理论常见的干预措施还包括正念疗法、积极情绪表达疗法、意义疗法、幸福疗法、书写表达疗法、家庭干预等,举例如下图所示。朱婷,黄雅莲,方艳春等.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伤残接受度及自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0,34(06):965-970.

王千心,张彩云,张志刚等.积极心理干预对妇科癌症患者病耻感及适应水平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20,35(13):71-73.

写在最后:近些年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加之疫情影响,发展有效的在线干预项目是大势所趋。将积极心理干预与在线干预技术相结合则催生了在线积极心理干预(online posi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PPI),其具有可获得性强、目标群体广、成本低、可持续性强等诸多优势,可突破时空限制,弥补面对面干预在资源方面的缺陷[7],值得被推广应用。因为还处于起步阶段,尚存许多问题亟待研究者们解决,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更多文献了解~

参考

1.燕美琴,闫高慧,任永莲等.积极心理干预对孕妇分娩恐惧和总体幸福感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22,57(24):2957-2963.2.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03):321-327.3.Seligman, M.E.P.Flourish.2011, New York City: Simon and Schuster.4.Seligman MEP,Parks AC,Steen T. A balanced psychology and a full life[J]. Philos Trans Royal Soc Lond Ser B Biol Sci, 2004,359(1449):1379-1381.5.曹德冉,卢文红,王廷廷等.积极心理干预对头颈肿瘤术后放疗患者身体意象和情绪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23,38(01):10-14.6.朱婷,黄雅莲,方艳春等.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伤残接受度及自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0,34(06):965-970.7.张平,张兰鸽,倪士光.在线积极心理干预策略及其应用研究(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2,36(03):224-229.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