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寄生虫“钻进”2岁男童大脑 医生曲折“治虫”

“太感谢你们了,现在我的娃儿完全恢复正常了,一天生龙活虎的,非常健康。”近日,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激动地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病房道谢。看到孩子妈妈现在开心的样子,很难想象2个月前刚到神经内科病房时,这位年轻的母亲是多么地焦虑不安!

精神萎靡、嗜睡、间断发热 2岁男童疑似脑内感染寄生虫

2024年5月,2岁的患儿小明(化名)因“精神萎靡,乏力10天,间断发热2天”被收入神经内科病房。患儿妈妈焦急万分,说已在当地医院多次就诊,病情却越来越重,嗜睡,没有力气,还爱哭闹,不爱吃东西也不爱动。

住院后,经检查发现患儿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高达22%,明显高于正常水平(正常是小于9%)。

结合患儿神萎嗜睡、发热等表现,神经内科医生怀疑患儿脑内有寄生虫感染。因此进一步做了脑脊液及头颅磁共振、胸腹部CT等检查,并且检测患儿血液及脑脊液的寄生虫抗体。

检查结果与预期相符,患儿的血液及脑脊液囊虫IgG抗体呈阳性,由神经内科独立开展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也发现了很多嗜酸性粒细胞,都高度提示患儿患有脑囊虫病。

神经内科李秀娟副主任介绍,囊虫病又称囊尾蚴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即囊尾蚴)寄生于人体组织内引起的疾病,脑是最容易受累的部位之一,占囊虫病的60%~80%。脑囊虫病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最严重的寄生虫病,可造成严重的临床损害,是引起继发性癫痫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进食含猪绦虫幼虫的生水或未煮熟的食物后,幼虫就可能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大脑。

患儿情况好转,检查结果却不尽人意 “脑囊虫病”的诊断打上问号

医生给予患儿口服吡喹酮驱虫治疗,治疗1周后,孩子体温稳定了,精神也逐渐好转。一切都似乎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但是令人担忧的事情却发生了。孩子复查了血常规和脑脊液等检查,结果显示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不降反升,由22%升高到35.8%。脑脊液相关指标明显恶化(白细胞数增高至630*106/L,蛋白增高至1.67g/L,葡萄糖降低至1.15mmol/L),检查结果不符合典型寄生虫脑病的脑脊液改变。同时,复查头颅磁共振也由原来的无病变转变为左侧额顶叶、岛叶、双侧枕叶多灶病变。

为何检查结果在向糟糕的方向发展呢?这促使神经内科医生再次审视患儿的诊断是否确定为脑囊虫病,是否存在隐球菌脑膜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其它疾病的可能。

为了寻找到确切的病因,给予孩子最好的治疗方案,神经内科多次进行科内疑难病例讨论,也积极组织感染科、放射科、药学部进行全院多学科会诊,并查阅国内外文献。

神经内科医生发现小明的情况虽然罕见,但的确有个案报道治疗脑囊虫病时可能出现脑脊液相关指标恶化的表现。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论证加持 进一步明确脑囊虫病诊断结果

为进一步印证孩子的病因,神经内科再次进行了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脑脊液里增多的细胞仍然主要为嗜酸性粒细胞(见下图1),这一特殊改变仍高度提示寄生虫感染,坚定了患儿为脑囊虫病诊断的信心。

图1 嗜酸性粒细胞图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供图)

根据治疗指南,医生给予了口服吡喹酮联合阿苯达唑抗寄生虫治疗,为避免驱虫过程中大量虫体死亡导致炎症反应,还予以口服强的松(药品)治疗。

3周后患儿来院复查,血嗜酸性粒细胞、颅内病变、脑脊液、肺部病变均基本恢复正常,脑脊液里嗜酸细胞也基本消失(见下图2),血和脑脊液的脑囊虫抗体也完全转阴。小明母亲对孩子的康复非常高兴,特地送来锦旗感谢神经内科团队对患儿的精心诊治。

图2 嗜酸细胞基本消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供图)

家属与医务人员合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供图)

2岁的孩子究竟如何感染感染脑囊虫?

2岁的孩子饮食简单,家长也否认进食生肉、未煮熟肉等病史,那么孩子是怎么感染脑囊虫呢?

医生详细询问后发现患儿家虽然居住在城镇,父母和老人也十分注意孩子的卫生,但在家周围有一片菜地,菜地里的蔬菜都是以农家肥浇灌的,孩子常常去菜地玩耍,有喜欢咬手、吃手指的习惯,据此推测这可能是导致孩子感染脑囊虫的原因。

在此,医生特别提醒各位家长朋友,应给小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生食未洗干净的瓜果、蔬菜,不要喝生水,进食前后一定要洗手,严格把好“病从口入”关。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成立于1981年,集医、教、研为一体,为西部地区小儿神经疾病诊治中心,2022年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目前是全国脑炎协作组-脑炎专业诊疗中心、全国脊髓性肌萎缩症联盟成员单位、全国发作性睡病协作组单位、CAAE全国三级综合癫痫中心,对各种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免疫相关脑炎,以及癫痫、睡眠障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神经肌肉病、神经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