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生育率的后果,率先反映在幼儿园行业。
曾几何时,少生优生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贯彻到每个人骨子里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在计划生育几十年的“熏陶”之下,人们本能认为“只生一个好”是好事,是对自己有利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生育成本、住房成本和育儿成本的不断增高,更强化了少生优生这一点。
但随着我国人口历史性减少,低生育率不断加剧形成,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低生育率的代价对经济而言,可能是致命性的。
但固化的生育观念和极高的育儿成本已经成为事实,人们生的越少,对整个社会来说,遭受到的创伤也就更多。
现在,它率先蔓延到了幼儿园行业。
大约差不多十年前,我国历史性放开二胎,当时许多研究机构都预测,放开二胎所带来的人口红利,将刺激我国母婴行业进一步发展,这是人口红利带来的新机会。
但这种新机会并没能持续多久。
从2016年的1846万新生儿到2023年的902万人,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我国新生儿出生人数降幅高达50%,出生率的走低,进一步反映了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对整个社会乃至经济的改变,毫无疑问是重大的。
人口是一切经济建构的基石,它不仅仅意味着基础设施建设,还意味着与之配套的关于人口的一切,例如幼儿园。
我国幼儿园配套数量是建立在14亿人口的基数之上,现在随着生育率的进一步走低,幼儿园的招生变得愈发困难。
过去幼儿园老师只需要负责教学工作即可,但随着这一轮开学季的到来,不少幼儿园招不到足够的人数,老师的工作内容不再仅限于和孩子们互动,也包括宣传和市场扩展。
招生,成了越来越重要的工作。
随着我国出生率的不断下滑,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幼儿园生源,多地也出现了幼儿园关门潮;过去在城市孩子读书,还要看户籍、甚至看房子,但现在,随着生源越来越少,许多幼儿园为了宣传招生,甚至打出了“不限户籍”这样的宣传口号。
2023年我国出生人口902万,是自1949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点;教育部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各地一共有幼儿园27万4400所,比前一年减少1万4800所,连带着,在园幼儿数量也减少了545万人。
五百万人的幼儿减少,背后意味着数万家幼儿园的关门倒闭。
一二线城市尚还有足够年轻的人口基数去苦苦支持,而在三四五线城市,随着人口的不断流出,幼儿园经营只会更困难。
在福建福清市,许多私立幼儿园选择关门,剩下那些苦苦支撑的幼儿园也招不满学生,和两年前的巅峰相比,招生缩减了30%,而今年新学季,招生还在持续缩减。
随着招生的困难,不少幼儿园也扩大了宣传力度,有的幼儿园打出“不限学籍”这样的口号吸引家长,还有的幼儿园会开展免费的亲子活动,吸引家长关注。
不少幼儿园甚至还通过线上的方式,开通账号,通过举办线上活动扩大自己的知名度,邀请潜在客户线下定期参与见面会。
我国幼儿园入学年龄一般为3岁,为了扩大招生范围,不少幼儿园正考虑把招生年龄扩大至一到两岁的幼童,以增加生源的数量。
除此之外,私立幼儿园和公立幼儿园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和私立幼儿园相比,公立幼儿园受到国家扶持,在资金和硬件上也更有竞争力,在生源不足的时候,公立幼儿园的优势反而也更大。
人口基数决定幼儿园数量,我国这一轮幼儿园数量的扩大,还要追溯到放开二胎。
2015年10月,我国宣布全面放开二胎,此后两年我国都出现了生育高峰,为了解决新增人口入学问题,教育部在2018年发文,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
此后,我国幼儿园数量开始增长,公办幼儿园受扶持增长,私立幼儿园看到机会也纷纷加入进来,但殊不知,这只是最后的生育高峰。
放开二胎带来的生育效应并未能维持多久,仅仅两年后,我国出生人口便开始下滑,且这个下滑的趋势到今天也没能止住,全面放开二胎的效果远远不如预期,这也导致私立幼儿园和公立幼儿园招生人数明显减少。
计划生育三十年培育的生育习惯和生育观念深入人心,叠加育儿成本的疯狂上涨,少生优生成为许多人的共识。
在幼儿园生源不断减少下,原来过去的机关幼儿园,几十年来都只对单位内部招生,但随着生源减少,不少幼儿园也放开了限制,对外公开招生。
但大量的私立幼儿园,更多只能转型关门来寻找新的出路。
连带着影响的还有幼师行业,过去幼师行业曾是大热门,但随着新生儿的不断减少,这一行业也面临着供给过剩,许多人不得不选择转行,其中包括文员、客服、人力资源、美甲,甚至还有幼师进入养老机构。
本质上都是为人服务,只不过从过去的孩子变成了今天的成年人、老年人。
为了顺应我国人口老龄化,不少幼儿园转型成养老院,但幼师要实现职业身份的转变,却并不容易。
除了职业上的困惑和幼师的失业转型危机,幼儿园本身,也存在着巨大的压力。
这一轮幼儿园的关门潮,先是私立幼儿园居多,但随着新生儿的进一步减少,也势必会波及到公立幼儿园,本质上这仅仅只是时间问题。
五年十年后,幼儿园所面临的招生困境,还会进一步反映到小学、初高中甚至是大学上面,压力一层层传导,最终改变的是我国的教育体系。
但危机感,又不仅仅是教育体系。
年轻一代生育意愿低,二胎的效果远低于预期,未来出生人口大概率也可能会持续下滑,届时幼儿园还会持续面对生源不足的挑战。
为了鼓励生育,许多地方推出一系列利好措施,包括育儿补贴、生育假以及住房保障等等,但落实的情况和实际的刺激情况,均不理想。
在各项成本普遍上涨的今天,生娃也不再是简单的多一双筷子,而是实打实的巨额成本投资。
根据育娲人口智库的研究,我国平均家庭把一个孩子养育到18岁的成本在50万元,如果是上海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成本高达百万以上,这还不包括后续开销费用更高的大学和结婚。
叠加就业率的严峻性,养育孩子的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也严重影响到了父母的生育意愿。
新生儿危机,说到底就是社会危机。
当新生儿的降幅继续持续下去,届时我国有关孩子的一切消费产业,可能都会面临一波大洗牌,最终损失的GDP和投资机会,还会加剧人们就业的竞争激烈程度。
这是互为因果的循环。
在消费降级之下,过去一位难求的高端幼儿园也陷入了经营困难。
位于上海徐汇区、以艺术和体育特长的蒂伊幼儿园曾深受当地家长欢迎,但今年3月份,这家幼儿园就宣布停止办学,原因是人口减少。
这些高端幼儿园每月的学费高达8000元,抵得上许多人一月的薪资,随着宏观经济增长放缓,房地产下行,人们对教育的投资也开始信心不足。
为了抢夺生源,不少幼儿园宣布下调费用,用价格战来抢夺生源,这在消费行业已经习以为常,但在幼儿园行业,价格战可能还是第一次。
过去家长们信奉“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但在消费降级的大趋势之下,教育也开始追求性价比。
但这一轮人口下行,影响的还不仅仅只是教育行业。
消费、基建、房地产、汽车,所有我们能够买到的一切,乃至整个商业社会本身,就是基于人口总量,来进行布局的。
当人口开始历史性减少,不可避免的,我们的消费和经济增长难度也就会更大,联想到我国人均GDP并不高,未来的增长潜力,从何处来?
这是一个我们需要高度深思的问题。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