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营小白”成长记
我真的能管好这些罪犯吗?
我真的能做好这么细致而又繁杂的工作吗?
2024年7月我怀揣着藏蓝梦想
来到了未管所
初来乍到的我充满了不适应
面对罪犯和刚接触的刑罚执行工作
我出现了一些畏难情绪
我很担心无法快速适应这样的工作
这两个问题在我耳边回荡久久不能离去
直到那天我看着我的“三支一扶”
基层服务项目合格证书
01 从警“关键词”之“相通”
陌生土壤里早已埋下的种子
小记
回想起在基层与群众相处的日子,回想起在办公室做材料的日子。其实,两份工作有相通的地方。
在“三支一扶”服务工作过程中,我与群众打交道,通过政策解读和使用,解决矛盾纠纷和实际问题,并且使用合适的政策形成材料,帮助群众获得政策支持。来到未管所,我的工作对象是罪犯,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使用政策帮助他们认罪悔罪和积极改造的过程。
作为分监区刑罚执行岗位的"新兵",面对数百名罪犯的日常管理、考核评定等复杂工作,我确实犯了难,"刚接触罪犯档案时,光是记清罪犯的刑期就手忙脚乱"。但在监区"师徒结对"培养模式下,我坚持随身携带"三件套":个人单警装备、执法记录仪、工作笔记本。白天跟着师傅巡查习艺车间、监舍、组织队列训练,晚上整理谈话记录、学习减刑假释案例,将生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鲜活的执法实践。而刑罚执行这项工作也正是罪犯根据政策行使自身合法权益。
但两项工作的意义却有所不同,我们是监狱人民警察,我们的工作关乎着社会安定,关注他们的成长与改造。在监狱中的身份确实比政府工作人员的角色更多面,在这里因为一身藏蓝制服承担着更重大的责任。原来所谓的适应,不过是在陌生的土壤里,重新发现自己早已埋下的种子。
02 从警“关键词”之“跟班”
感受职业的厚重与意义
小记
“小徐,今天跟我一起值班。”师父任道远对我说到,那是我第一次跟班。
在跟班学习中,从文字资料到个别谈话,从队列训练到大会教育,我亲眼目睹了他如何有条不紊的处理好罪犯一日改造生活的安排,如何细致地与罪犯沟通,化解他们的心结,师父的言传身教,让我明白,执法不仅是冰冷的条文,更是温情的教化。
师父说:“对待罪犯,我们要像医生一样学会‘望、闻、问、切”。总结下来就是:每日注意观察每一名罪犯的表情和行为是否有异常;细心听取罪犯主动汇报的情况并且去核实;主动找罪犯谈话、做个别教育,多在他们身上问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如此,才能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不断的实践中,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学会了在严格与关怀之间找到平衡。每一次处理好一个问题,都让我感受到这份职业的厚重与意义。
03 从警“关键词”之“密码”
新生代民警成长的密码就是用心
小记
“刑罚执行是监狱工作的生命线,容不得半点差池。"
在师父和师兄们的指点下,我对刑罚执行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逐渐找到了刑罚执行工作的密码,便是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我开始尝试独立处理罪犯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逐渐掌握了沟通的技巧,以及如何在严格执法的同时让罪犯感受到改过自新的希望。
从最初制作法律文书的反复修改,到现在独立完成减刑卷宗,我在日复一日的跟班实践中解锁着新技能。当我听到监区的老同志这样的评价时:"这届新警成长速度超出预期,他们善用智能执法终端提升效率,又能沉下心钻研个别化矫治方案,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民警的专业素养。"内心真的无比自豪。
而今,站在转正考核的门槛前,我在笔记本扉页写下:" 高墙内的每一天都是执法课堂,唯有将公平正义融入每个执法细节,方能守护好这份藏蓝使命。"其实,在我看来新生代民警的成长密码就是用心二字。只有用心对待每一项工作,才能把工作做得细、做得实,也只有用心才能让自己走得更快、更远。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