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工商部门提示,两招识别医托,一是以患者或患者家属的身份,主动与患者搭话要提防;二是以“亲身经历”谎称大医院不但贵而且治不好,某某医院某某教授是治这种病的专家,便宜有疗效,将病人骗至目的地要警惕。工商部门表示,消费者一是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二是发现不法分子要积极举报,以防更多的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是否过度医疗有时是很难以界定的,那么怎样当一个聪明的病人?如何识破医院的医疗把戏?博友教您高招! (1)根据病情找对“适度”的医院 (2)找你信任的医生看病…[全文]
第一,明明是保健食品,但是在广告当中声称可以治疗疾病;
第二,凭空瞎编造,比如说含有高科技因子之类的神秘物质;
第三,刻意吓唬,诱导患者相信他的状况会导致严重后果;
第四,任意吹疗效,绝对化的语言、承诺式的语言等…[全文]
看药品的批准文号,国药准字和1位拼音字母加8位数字;看生产厂家,假药信息内容简单、不全;看药品包装,假药包装比较粗糙;仔细看药品的说明书,看药品外观…[全文]